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滨海档案馆网站 >> 滨海信息档案馆 >> 业务指导

天津市电子文件归档光盘管理实施细则
发稿日期:2016-05-18 11:01

  天津市电子文件归档光盘管理实施细则

  1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天津市电子文件归档光盘的管理。细则规定了电子文件归档所用光盘的种类、光盘数据组织及刻录、光盘归档、光盘的整理、光盘的检测、光盘的保管与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7678.1-1999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

  GB/T17678.2-1999 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二部分:光盘信息组织结构

  GB/T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DA/T38-2008《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天津市文书类归档电子文件数据存储结构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3.1电子文件

  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光盘或磁带、磁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3.2光盘

  光盘是指用激光和光学系统读写的光存储信息载体。光盘从功能上分:只读(Read Only)光盘、可记录(Recordable)光盘和可重写(Rewritable)光盘三类。通常用作归档的光盘是只读光盘CD-R、DVD-R和可续写光盘DVD+R。

  3.3光盘的寿命

  光盘归档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层的退化,CD-R光盘表现为块错误率BLER增大,DVD±R光盘表现为奇偶校验内码错误PIE增大。BLER或PIE超过某个值后光盘中存储的信息不能再正确的读取。表征归档光盘寿命终止的技术指标是:CD-R光盘块错误率BLER≧220数据块/秒或E32>0;DVD±R光盘奇偶校检内码错误PIE≧280或奇偶校检外码失败POF>0。光盘从归档开始到达寿命终止的技术指标这段时间称为光盘归档寿命。(见附录E)

  3.4档案级光盘

  档案级光盘是耐久性达到特定要求的可记录光盘,其各项技术指标优于工业标准。

  4归档光盘类型

  电子文件归档所用光盘应采用CD-R和DVD-R、DVD+R档案级光盘。蓝光光盘本细则暂不作为推荐光盘使用。

  5归档光盘的选取

  为确保归档光盘的质量和有效利用,档案部门要认真做好归档用光盘的选择,电子档案光盘归档必需采用CD-R或DVD±R一次写入档案级光盘,不得使用其它类型光盘作为电子档案归档的载体。

  6归档光盘数据刻录

  6.1光盘刻录机

  6.1.1使用经检测性能优良的光盘刻录机。

  6.1.2 CD-R光盘和DVD-R、DVD+R光盘的刻录应分别选用专用刻录机。

  6.1.3选用刻录机应能识别档案级光盘的最佳写功率和写策略。

  6.2数据组织

  归档光盘内数据结构,应按照《天津市文书类归档电子文件数据存储结构规范》(试行)中的要求进行组织。

  6.3数据刻录

  6.3.1光盘数据刻录工作环境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光盘盘片刻录前,必须在正常温度、正常湿度环境中放置2小时以上。

  6.3.2光盘数据刻录,应采用中、低速刻录为宜,即CD-R光盘采用4-20倍速刻录速度;DVD-R、DVD+R光盘采用4-8倍速刻录速度,图像数据以低倍速刻录为宜(防止出现马赛克现象)。

  6.3.3光盘数据刻录CD-R、DVD-R、DVD+R光盘应采用全盘一次刻完方式。

  6.3.4超大数据(>4.5GB)采用分盘编辑与刻录,目录文件相同,档号相关,数据相连。

  6.3.5光盘数据刻录完成后应设置成禁止写操作的状态,不能再对光盘数据进行增减。

  6.3.6光盘数据刻录时,应尽量避免光盘的连续批量刻录。不得使用光盘刻录塔等方式批量刻录光盘。

  6.3.7所有电子文件一律保留原格式刻录。当原格式需专用软件打开时,应同时刻录打开该电子文件的软件。

  6.3.8刻录完毕后应对盘内的刻录内容进行数据校验,并对刻录完毕后光盘进行病毒检测。

  6.3.9当只保存光盘档案时,光盘刻录一式3份。

  7归档光盘的标识

  7.1盘面著录以下基本要素:全宗号、年度、盘号、刻录日期等项。(见附录A)

  7.2盘面著录要素应采取光盘打印机直接打印或专门的“光盘标签笔”书写,禁止使用硬性笔书写和粘贴标签。

  7.3如通过光盘打印的方法制作光盘标签,应使用支持光盘盘面打印的喷墨打印机直接打印。

  7.4归档光盘的标签应放置于光盘包装盒中,按照标签上要求进行填写,填写内容应包括全宗号、题目、年度、盘号、文件容量、文件件数、归档人员、刻录日期、保管期限、备注等。(见附录A)

  8光盘的移交与验收

  8.1需进馆的归档光盘应在检验合格后将其移交至档案馆进行集中保管。

  8.2进馆前检测项目内容

  8.2.1光盘是否有完整包装,包装是否符合规范。

  8.2.2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

  8.2.3光盘中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效。

  8.2.4核实光盘中是否有光盘内容的说明文件,说明文件中应含有光盘内容说明,光盘内文件数量、内容的大小及光盘刻录时间。

  8.2.5如光盘内有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核实其相关的软件、版本、操作手册等是否完整。

  8.2.6对光盘进行杀毒检测,确认光盘内无病毒。

  8.2.7检测光盘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CD-R光盘的BLER<50、E32=0;DVD±R光盘的PLE<80,POF=0。

  8.3符合归档要求的光盘,移交单位和接收单位要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光盘接收检验登记表》《光盘内文件目录表》《光盘检测表》(见附录B、C、D)。

  8.4对检验不合格的的光盘,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刻录,检验合格后,才可进入档案保管部门。

  8.5光盘归档后,归档部门还应将光盘内电子文件至少保存一年。

  8.6光盘进馆后,应在一年内将光盘内容迁移到电子文件资源库中。

  9光盘保管与利用

  9.1光盘的保存

  9.1.1光盘应放在光盘盒内并垂直于光盘柜存放。

  9.1.2长期保管的光盘应放置在空气洁净的冷、干、暗的环境中,相对湿度为

  20%-50%,温度为4-20℃。

  9.1.3禁止将光盘曝露在高温、高湿环境或温、湿度骤变的环境中,禁止将光盘长时间曝露在日光或紫外光下。

  9.1.4存放光盘的库房和光盘柜要有防尘措施,并保持洁净。

  9.2光盘的维护

  9.2.1去除光盘上灰尘、异物、污斑、指纹和液体,应使用干净的棉布从光盘的中心沿半径方向朝光盘的外缘擦拭,禁止沿光盘的圆周方向擦拭光盘。

  9.2.2使用洁净水擦拭光盘,棉质物擦除水渍,对实在难以清洁的,可使用无绒布或擦镜纸浸稀释的异丙醇进行擦洗。

  9.2.3长期保存的光盘,应按《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要求,定期进行有效性、安全性抽检,如发现光盘损坏或出现问题,应及时拷贝。

  9.2.4当形成光盘的软、硬环境发生改变时,应及时对光盘进行转换和文件迁移。检查、拷贝、转换等情况要登记《光盘检查表》(见附录D)。

  9.3光盘的利用

  9.3.1光盘利用场所应清洁。

  9.3.2光盘档案不外借,只能在档案部门或以网上传输的形式提供利用,并应登记,使用者不得私自复制、拷贝、转送他人。

  9.4光盘的鉴定销毁

  参照国家关于档案鉴定销毁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办理审批手续后实施。属于保密的,应按国家保密载体销毁的有关规定执行。

  10附则

  档案数据达到TB级的单位,应采用磁带等其他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

  附录:A光盘外包装及标签样式

  B光盘接收检验登记表

  C光盘内文件目录表

  D光盘检测表

  E CD-R/DVD±R档案级光盘主要技术指标

  附录A

  图A1光盘盒标签样式

图A2光盘盘面样式

  图A3单片光盘包装盒样式

  附录B

  光盘接收检验登记表

  移交单位名称:

  检验项目

  移交单位确认:

  接收单位确认:

  载体外观检验

  

  

  病毒检验

  

  

  真实性检验

  

  

  完整性检验

  

  

  有效性检验

  

  

  技术方法与相关软件说明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检验

  

  

  填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移交和接收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录C

  光盘内文件目录表

  光盘档号:

  序号

  文件字号或图号

  文件名称

  形成时间

  文件类别

  文件格式

  责任者

  保管期限

  备注

  

  

  

  

  

  

  

  

  

  

  

  

  

  

  

  

  

  

  

  

  

  

  

  

  

  

  

  附录D

  光盘检测表

  检测光盘类型:

  

  检测光盘数量:

  

  光盘合格数量:

  

  光盘不合格数量:

  

  检测 时间

  

  检查结论:

  检测人:

  

  检测部门意见:

  负责人:

  

  附录E

  CD-R/DVD±R档案级光盘主要技术指标

  CD-R和DVD-R、DVD+R档案级光盘的技术指标在达到相应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下列指标要求。

  1. CD-R档案级光盘

  1.1记录前,寻轨错误TE ≤0.45。

  1.2记录前,聚焦错误FE ≤0.5。

  1.3记录后,块错误率BLER < 50,E32=0。

  1.4记录后,信号不对称性beta, -0.10 ~ 0.15。

  1.5光盘温湿度耐候试验,在温度55℃、相对湿度50%的环境条件下,放置96小时,光盘的块错误率BLER < 150,E32=0。

  2 DVD-R、DVD+R档案级光盘

  2.1记录前,寻轨错误TE ≤0.45。

  2.2记录前,聚焦错误FE ≤0.5。

  2.3记录后,奇偶校验内码错误(连续8个ECC)PIE < 80;奇偶校验外码

  失败POF = 0。

  2.4记录后,信号对称性beta, -0.15 ~ 0.15。

  2.5记录后,数据对时钟抖晃DC Jitter < 8。

  2.6光盘温湿度耐候试验,在温度55℃、相对湿度50%的环境条件下,放置96小时,奇偶校验内码错误(连续8个ECC)PIE< 180,奇偶校验外码失败POF = 0。

  天津市档案局办公室 2013年5月13日印发

关闭当前页
Copyright 2015——2028  www.tjbhda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量( )人次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档案馆  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欣园南道480号   津ICP备2022003986号-1  技术支持  北方网
网站简介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25318701  邮箱:bhxqdagwz@126.com  传真:25318701 邮编:3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