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身份证,不出社区门口就能查询到个人民生档案信息。”12月4日天津市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滨海新区示范窗口开通,新区5个街道和5个社区被市档案局授予天津市首批“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示范窗口”,新区百姓查档、维权变得更方便、更快捷。2010年起天津市启动档案公共服务建设,经过4年多发展,实现市区18个档案馆的资源互联,实现了老百姓可在就近档案馆查询档案馆藏民生档案,免去百姓跨区查询的往返奔波。如今在滨海新区开通远程服务平台,将民生档案资源延伸到街道、社区,这也是滨海新区在档案管理、行政管理上的创新举措,体现了新区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目前平台已包括全市婚姻、知青、出生证、招工、征兵等18个门类的民生档案信息,共有近230万条全市民生档案信息目录共享,目前正在积极地吸纳整合更多信息资源到平台中。如查询频率较高的婚姻档案,只要输入男、女方姓名,便可查出婚姻状况,并可在就近档案馆中出具档案信息凭证,完全实现了民生档案利用服务从接待登记、跨馆查档、就近出证的全程网络化服务。
天津市滨海新区首批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示范单位包括:塘沽街、汉沽街、寨上街、古林街、海滨街五个街道和吉庆里社区、铁坨里社区、华纳社区、翠亨村社区、第三社区五个社区。新区档案局统一为每个示范窗口购置一体机、身份证识别仪、高拍仪等设施设备,并对街道和社区的相关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为保证民生档案信息的保密和安全,每个窗口将严格按照规范服务流程工作。”新区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每一位查档人需要通过本人身份证等认证查询条件,查档后要进行包括采集照片、联系地址等信息登记。此外,新区将以首批的十个“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示范窗口”为开端,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查询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逐步实现档案远程联动查询服务在新区全覆盖,实现所有居民不出街道或社区就能查询各类民生档案。滨海新区档案局将进一步加大滨海新区民生档案资源的上传力度,争取在明年将现有的馆藏民生档案资源的目录100%上传至天津市民生档案远程服务平台中,进一步方便新区百姓利用馆藏民生档案资源。
|